微信号:13696566200
九游体育官网卖断货的手办和周边,“活起来”的非遗技艺,主题快闪和Cosplay,灵感乍现的美食产品现象级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成为文化焦点,也点燃了全民对“哪吒”这一经典IP的热情。在与哪吒紧密相关的天津,“共创哪吒”引领风潮,一片火热。
最近,市民游客在天津随处可见“哪吒身影”,哪吒和敖丙不时出现在古文化街,又会在陈塘庄地铁站“到站回家”;走出以哪吒命名的饭馆,转角遇到津门老字号推出的“哪吒系列糕点”;旅游集团推出哪吒主题游路径,各大文旅场景中,哪吒元素不断呈现,彰显着“文化+商业”模式的创新潜力。
这其中,将赏石和面塑创意结合的“石漫”艺术,依托传统文化打造哪吒IP多年,也在当下迎来了与哪吒的双向奔赴;沽上翟氏剪纸将《哪吒2》中的形象剪成红彤彤的好寓意,以巧手致敬中国电影和传统文化。
无论是深耕或是初遇,哪吒IP的再创作都在保留哪吒文化内核的基础上,融入当代价值观和视觉表达,生动体现着大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红红火火的全民共创,表面体现着文化消费的延伸,内里呈现的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创新生命力。
在天津,如果你在高德地图上搜索“陈塘关”,导航会直接将你带到位于河西区的石漫艺术馆,进入艺术馆小小的“陈塘关和哪吒寺”,就仿佛走进了“哪吒时空”,几百件赏石与面塑结合的艺术品精彩陈列,孩子们的捏塑研学热火进行。
在此,石漫艺术创始人任冬和王晶“化身”成三头六臂的哪吒,以无限创意打造不同主题的石漫作品,从获选“天津礼物”到获邀法国艺术展,“石漫”从天津走向世界舞台。“我们已经与哪吒相遇近10年,越来越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艺术馆负责人任冬说。
走进石漫艺术馆,萌感拉满的“有求必应哪吒”占据着众多石漫作品的C位,在它的两侧,“哪吒出世”“哪吒闹海”“哪吒重生”三部曲也极具看点,吒儿或化身三头六臂,或者站立于莲花宝座,姿态生动、意趣十足。走近细看,哪吒的头部均由一块观赏石来表现,“哪吒重生”的头部是一块天然形成、形似莲藕的石头,寓意着哪吒用藕做骨得以重生。“这些都是从千万块石头中遴选出来的,不做任何后期加工,你可以想象和体味角色的五官和神态,所以我们说石漫是发现的艺术。”
任冬向记者介绍,石漫艺术以天然观赏石和面塑两项非遗技艺相结合,是“天工”和“人趣”的结合,技术和艺术相结合,更是文化和文明的结合。它的制作特点决定了它无法量产,每件作品都是唯一的。“在2012年,哪吒闹海传说列入河西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我们结合已有的石漫艺术形式,开始以哪吒的神与形相结合打造相关文创产品。这个系列越做越多,涉及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主题,我们还打造了哪吒好运文化馆,大家都可以来免费打卡参观。”
在艺术馆里,琳琅满目的哪吒令人应接不暇。“洁身自好哪吒”“爱情甜蜜哪吒”“初心不改哪吒”含义丰富,因为哪吒是“天津孩子”,“哏都男朋友”系列设计得津味十足;而“水果吒”系列则将哪吒隐藏于西瓜、火龙果、榴莲中,令围观的孩子们惊呼“好可爱”。从中大型的哪吒主题石漫,到“迷你哪吒”,体现着天津工匠的诚意与创意。
吴承恩的《西游记》中说哪吒“玉面娇容如满月,朱唇方口露银牙。眼光掣电睛珠暴,额阔凝霞发髻墅”。其一身武将的打扮“环绦灼灼攀心镜,宝甲辉辉衬战靴”。说起哪吒,任冬关不上“话匣子”,他手中拿着早年淘来的全套哪吒小人书说,“我们都是当年的天津孩子,对哪吒有情结,将自己喜爱的事情融合在一起,是一件乐事。”
石漫的题材当然不止哪吒。在石漫艺术馆,数百件“仅此一件”的展品和几十箱天然原石展示着石漫的数量与重量,侧面展示着石漫艺术的创作之路。
其中,魂斗罗、街霸、忍者神龟等游戏动画角色是“70后”“80后”的集体记忆,也有《西游记》和《封神榜》中的人物再现。任冬说:“有顾客看见魂斗罗时勾起了自己少年时的回忆,我也很高兴,这就是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
2023年,石漫作品“石来运转小神兽”曾荣获2023年“天津礼物”特色旅游商品称号,受到来自全国消费者的喜爱。2024年,石漫走到了更大的舞台。任冬介绍:“2024年10月,我们创作的作品《单刀赴会》入选第121届巴黎秋季艺术沙龙。当时,来自54个国家的艺术家们齐聚一堂,其中来自中国的23位艺术家的作品入选,我们的作品是唯一一件代表中国参展的雕塑类作品。这种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艺术手法相结合的作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家的好评,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魅力。”
“单刀赴会”是指一个人冒险赴约,它最早出自于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任冬说:“国外观众肯定不知道这件作品背后的含义,但他们都能感受到作品厚重的文化内涵,我想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
在石漫艺术馆,记者也见证到孩子与传统文化的亲密接触。一群孩子在王晶的指导下,开启了非遗捏塑研学课。7岁的女孩兜兜面对记者有些羞涩,但在她熟练的手法中,手中的面塑却逐渐成型,“我每周从北京到天津捏塑,我喜欢来这里学习,觉得很有意思”。作为面塑非遗传承人,王晶说,捏塑能帮助孩子开发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而且能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中的乐趣。
从世界各地搜集千万块石头,考量每一块石头成为艺术品的可能性;最普通的面粉经过特殊处理,不仅能成为永不开裂的捏塑材料,甚至能变成绿叶上的露珠,糖堆儿上的透明糖衣神奇石漫不仅启发创作者和观者的思考与想象,更将融合着不同的艺术形式,不同的文化内涵。任冬告诉记者,石漫商标和版权分别于2018年、2023年在日本和美国成功注册,作品的唯一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体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感受。
日前,任冬和王晶刚刚举办了一场哪吒主题的作品快闪活动。“哪吒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他所承载着英勇无畏,勇于斗争的智慧与情感,早已深深扎根在中华文化的土壤里,值得我们共同珍视与传承。在电影作品中,他的诙谐幽默和勇于担当,又是我们当代青年乐观向上的性格体现。”任冬表示,将继续沉浸在“石”与“面”的世界里,悉心培育属于天津、属于中国的艺术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