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13696566200
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龙年也慢慢地走到了尾声,随之而来的,便是乙巳蛇年,而蛇年也被很多人称作“小龙年”。
在新年到来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充满欢声笑语,大家会聚在一起庆祝新年的到来,并且互相串门拜年,而拜年的时候,长辈们自然少不了给晚辈们发红包。
每逢过年的时候,大人们都会带着自己的孩子走亲访友,向老人们拜年请安,和亲戚们互道祝福,与朋友们分享快乐等等。
说起新年红包,很多人都只是知道这是过年期间长辈要给孩子的,是一种习俗,不过有些人却并不知道过年为什么要给孩子红包。
在古时候,中华大地上还是有很多精怪的,其中就有一个叫做“祟”的妖怪,这个妖怪生性胆小,连大人都打不过,平时也不敢出门,只会在大年三十除夕夜这个晚上出门。
不过,它却拥有一个能力,只需要用手触碰睡梦中的孩子,九游体育能够让睡梦中的孩子生病,继而变得痴呆。
于是,人们便会在大年三十这天晚上“守祟”,看着孩子,不让祟进门触碰孩子。
但是,人总有疏忽的时候。有户人家的父母因为在白天干活太累了,结果在守祟的时候就不小心双双睡着了。
祟进门的声音,让孩子的父母醒了过来,但这时候为时已晚,因为他已经来到了孩子的床边,伸手就要去摸孩子的头。
看到这样的情形,孩子的父母无比绝望,但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却突见孩子枕边射出一道金光,直接将祟给吓跑了。
孩子的父母都很是疑惑,就来到孩子床边查看,结果发现,发出金光的物件,正是晚饭后他们给孩子的那包铜钱。
当时,吃过年夜饭之后,父母居家守祟,而孩子一时间也不想睡觉,父母看到孩子无聊,就用红纸包了8个铜钱给孩子玩。
后来,这件事被传开了,人们也都纷纷效仿,在大年三十年夜饭之后,都给孩子包上这么一个红包,让孩子免于受到祟的伤害。还别说,这种方法还真的有效。于是,这个习俗就慢慢地流传下来,这个红包也由“压祟钱”演变成了“压岁钱”。
所以,过年父母们给自己的孩子发压岁钱的时候,往往都是在大年三十吃过年夜饭之后。
因为在传说中,孩子的父母就是用红纸包了“8”枚铜钱,据说这是“八仙化身”。
所以,我们在给孩子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的家庭经济条件,给孩子“80”、“88”、“168”、“188”、“800”等金额。
这时候可能会有人说了,自己并不是大年三十给孩子红包的,而是在大年初一给孩子红包的。
确实,现在有些家长是在大年三十给孩子红包的,但有些家长也会在大年初一给孩子红包。
但是,严格来说,其实大年初一给自家孩子的红包,已经不是“压祟钱”了,而是拜年红包、厌胜钱、压岁钱了。
其中拜年红包大致的概念,就是晚辈给长辈拜年之后,长辈给晚辈的红包,是一种长辈对晚辈的新年祝福,代表的祝福寓意也比较广泛,预祝孩子在新的一年做任何事情都顺心如意。
厌胜钱原本并不是流通的货币,而是一种带有吉祥意义的货币形状的饰品,最开始主要是大人为了保佑孩子身体健康,帮助孩子驱邪避祟的。
至于大年初一的“压岁钱”,其实和由“压祟钱”演变的“压岁钱”意义差不多,也是驱邪避祟的,但发放时间不同。
初一发的压岁钱始于宋代之后,原本是将钱用红线穿着给孩子的,后到民国时期演变为使用红包包着钱给孩子。
所以,根据初一红包的由来,我们建议父母们选择这几个数字作为红包:“100”、“200”、“500”、“1000”、“2000”等,“1”取“一本万利之意”,“2”取“好事连连”之意,“5”取“五福临门”之意。
过年期间,其实还有一种红包,就是“利是”,其实“利是”本身就是红包的意思,只不过在过年的时候,有些地区有“派利是”的习俗。
由于“派利是”的时候,派发的范围比较大,不仅仅会给自己的孩子、亲戚孩子利是,还会给邻居孩子等关系较远的孩子利是,派得越多,说明新年万事越顺遂。
不过,由于派发范围广,利是的金额也就需要根据实际的经济能力来控制了,不然很可能会因为过个年而“荷包空空”。
只要不是那些明显的不吉利的数字就成,比如“4”、“13”等不好听寓意的金额的红包即可。
蛇年马上就要到了,家长在给孩子包红包的时候,别只把焦点放在金额的多少上,更应该注重的是寓意和心意。
对孩子们而言,这是孩子新年收到的最特别的礼物,也是长辈们对他们的真挚祝福。以后想起来,心里都是暖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