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13696566200
參考消息網3月4日報道 阿根廷“中國道路”網站3月2日刊登文章,題為《國潮:理解中國的關鍵現象》,作者是費爾南多卡波通多,編譯如下:
星巴克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咖啡連鎖品牌,但在其全球第二大市場中國,它卻正面臨經營困境。
顯然,星巴克的産品多樣性以及推出被稱為“紅燒肉拿鐵”等産品的大膽舉動並不足以戰勝中國本土的連鎖品牌。瑞幸咖啡、霸王茶姬和喜茶等連鎖店除了具有價格優勢外,還知道如何為消費者提供社會文化自信和認同感,以及對自身傳統的自豪感。這就是被中國人稱為的“國潮”趨勢。
事實上,“國潮”一詞定義了中國經濟的一種結構性變化,這種變化以消費者對傳統文化的九游体育官网自豪感,以及面對外來文化時優先選擇本土文化為特點。
這是一種讓所有中國人都有共贏感的中國式復興。一方面,被許多人認為已經被遺忘的傳統文化價值觀正得到傳播;另一方面,在經濟上激發了強烈的消費衝動,其附加值包括調動了年輕人的消費積極性、重新定義時尚、讓旅遊業受益和促進民族文化産業的發展等。
艾媒諮詢公司的一份市場報告顯示,中國的國産品牌已經在挑戰西方品牌,中國正成為創新和設計領域潛在的全球領導者。這一點不足為奇。
與本土文化和更廣泛的“國潮”運動相契合的本土品牌的影響力正日益增強。西方品牌往往強調的是社會地位,而中國品牌則關注社會身份感和文化自信,因為中國的年輕人生活在一個日益強盛的國家。
最具代表性的“國潮品牌”李寧從中國歷史中挖掘設計靈感,與耐克和阿迪達斯等國際品牌形成競爭;化粧品牌完美日記則將現代潮流與中國的傳統審美相結合,成功地與歐萊雅或美寶蓮等化粧品巨頭爭奪中國市場;融合了現代設計和中國傳統元素的服裝品牌太平鳥則將自己定位為可以成為西班牙ZARA等快時尚品牌替代品的本土品牌。
這些“國潮品牌”之所以受到歡迎,是因為它們都懂得利用近年來出現的一系列變數,包括對文化身份感的重估、對真實性和品質的追求,以及優先考慮産品背後的故事而非價格,這些都是年輕消費群體所看重的。
一項調查顯示,過去10年中國消費者對國貨的興趣飆升了528%,這表明年輕群體對國貨有著濃厚興趣,他們不僅看重中國文化,而且日益認識到國貨品牌有著與國外産品同樣好的品質。
“漢服”文化正是在這樣的消費熱潮下逐漸興起的。走在當下的中國街頭,時常可見身著中國傳統服裝的年輕人。但這不僅僅是中國年輕人的潮流,在來中國旅遊的外國人當中也十分流行,他們想用更親近的方式體驗中國文化。
這種將傳統服飾融入日常生活的做法也秉承了“國潮”原則,其特點是將歷史元素與現代設計相融合,在中國紡織業中創造出一種“新中式”風格。
近年來“漢服熱”在中國催生了一個新的龐大消費市場,從布料研發和設計,到美粧以及拍攝,不僅帶來巨大財富,而且還創造了成千上萬個就業機會。
“國潮”的這些表現形式證明中國社會中出現了一個不容忽視的變化。除了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宏觀經濟數據外,今天的中國年輕人對文化傳統的自豪感正在增強,這種文化傳統讓中國成為一個不只是地理概念上的“巨人”。(編譯/王萌)